随着时代发展,城市无障碍设施越来越完善,大家在生活、工作场所能更多地看到残疾人,但是仍有很多人对残障群体比较陌生,缺乏了解。为了促进观念上的无障碍和残健融合,2023年,杭州一米之家公益中心(以下简称“一米之家”)开始通过“科普+体验+面对面+关怀”的形式开展残疾人社会融合支持服务项目,进行多方面的残障知识普及,跨出残健融合的步伐。
今年,一米之家将融合的理念深植于社区与学校之中,通过残障体验官、融合工作坊、一日店长等多样的融合活动,跨越界限,从原来关于残障者知识的单向科普,到促进健全人与残障者对话交流、互相支持,残健同行、共融共享。
融合活动进高校校园
残障体验官:感知TA们的视角
“残障体验官”是今年一米之家项目里的特色内容,相较于去年更多是停留在文字、书面上的知识科普,“残障体验官”更侧重于“真实体验”。体验者们戴上眼罩,感受短暂的黑暗,用盲杖探路,在磕磕碰碰中摸索前行;坐上轮椅,感受轮椅使用者的视角,发现原来随处可见的石墩子、台阶,都是他们需要绕过的障碍。
情景体验后,体验者们继续走近“ta们的世界”,通过观看记录残障者日常生活的图片、视频,打破以往对残障者的刻板印象。体验者发现,视障者也可以玩音乐、打游戏、使用手机电脑与朋友沟通、甚至还可以做编程;听障者可以摄影摄像做剪辑、制作咖啡、做手工;肢体障碍者也可以驰骋在运动场上、可以走过沙漠、爬上山峰。残障者和每一个普通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家庭、梦想。
残障体验官活动
融合工作坊:残健同行,从了解到陪伴
如果说“残障体验官”活动是帮助健全人更了解残障群体,融合工作坊则是通过健全人和残障朋友的面对面交流互动来进一步打破隔阂,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体验者们走进仓前街道残疾人之家,和庇护人员一起用纸藤编织五彩缤纷的扇子;走进潮鸣街道残疾人之家,和庇护人员一起创作编织包,他们将线段编织成名字装饰在包上,那是他们共同的美好回忆;走进白杨街道残疾人之家,和庇护人员一起用自然乐器创作美妙的音符,他们的笑声也如溪水鼓的清脆、风铃的悠扬,治愈人心。
融合工作坊 一起做手工
在融合市集活动中,体验者和残障伙伴一起吆喝售卖产品,还一起引导游览市集的居民参与残健融合知识竞答,通过答题赢奖的方式,将残障相关的知识普及给社会大众。
融合市集
一日店长:深度体验,发挥1+1>2的力量
7月,一米之家策划了一场“和视障者做一天同事”活动,邀请9位“一日店长”,深入盲人推拿店的工作环境,亲身参与体验盲人按摩师傅的工作与生活,了解盲人按摩在服务行业的艰辛。
9位“一日店长”不仅参与了店内卫生打扫、线上接单、验券结账、铺床晾晒等日常工作,还协助盲人师傅处理日常事务、拍摄视频等。盲人按摩师傅们为了感谢“一日店长”的付出,还为他们每个人都赠送上推拿按摩服务。
参加活动的小马表示,“在协助盲人师傅工作的过程中,被他们敏锐的触觉经验所惊艳,尽管面临视觉障碍,但他们依旧能十分专业地精准到每一个按摩点位。熟悉专业的背后一定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被盲人师傅们的坚毅乐观、自信所打动。”
在这场活动里,“双向奔赴”更加具象化。
“一日店长”体验活动
公益讲师团队:让融合持续
为了让“融合”能够持续推进下去,一米之家与蚂蚁公益合作,组建了一支公益讲师团队,团队成员大多是小志愿者的家长或是企业职工。一米之家派遣专业老师先为报名公益讲师的伙伴进行专业培训,并且汇编了《残健融合宣教手册》《残健融合游戏汇编》发放给他们,帮助他们掌握残障相关知识、助残服务技巧以及在课程设计中能用到的各类融合体验游戏。
后续一米之家会带领公益讲师团队,将残健融合的知识和理念带到幼儿园、小学以及各个家庭中,提高儿童及其家长对残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社会的包容与融合。
目前,一米之家已经在拱墅区、余杭区、钱塘区、上城区及临平区,举办共计6场融合工作坊,7场残障体验官和3场融合市集,服务800余人次,融合市集累计为残疾人增收6000余元。一米之家希望,在这条从单向到双向的融合之路上,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大家一起探索、学习、成长,发挥残健共融的力量,再向前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