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成员由感而发,赋诗二首:
忆秦娥万亩松林图
黄沙卧,瞭望塔倚残阳破。残阳破,漾漾松林,点点哨所。
黄龙欲窜窜不得,樟松负雪雪不落。雪不落,乡村振兴,阅尽春色。
七律伏龙记
(其一)
莽莽黄沙贪天多,盘古能奈沙魔何?
千村寥落人无影,万户萧索无以歌。
愚公日行方寸里,大圣伏首亦难脱。
天宫欲除沙龙事,怎奈玉宇难泛波。
(其二)
东风送君樟松到,北甸人民尽洪涛。
锹镐凭力翻巨浪,青松有意化横桥。
天连沙岭绿卫落,地动辽河黄土摇。
借问沙君何处去?答曰此处人不老。
樟松负雪烛北国,一派塞外风光,人民安居乐其业,一派祥和景象。你可曾想到,这里曾是莽莽黄沙的腹中之物,人民饱受其恶?你可曾想到,这里曾是飞沙走石的横行之地,万物难以生长?
彰武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处中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南部。70年来,在这片名不见经传的土地中,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人沙大战,以愚公移山般的勇毅,硬是在荒漠上干出了一片新绿洲。彰武治沙也成为了中国荒漠化治理的历史缩影。一代代彰武人形成了独有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治沙精神,它以穿透时代的生命力,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瀚海筑梦操瀚成樟实践团队走进家乡彰武县治沙重点区。历经多天线下学习调研,感悟人民治沙史的磅礴伟力,领会一代代治沙先辈们的崇高精神,探寻新时代彰武乡村振兴新画卷的谱写方式,在彰武县有关领导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综合走访、问卷、参观、座谈等多种调研方式,围绕治沙精神和乡村振兴两大实践重心,依照治沙理论学习-领悟治沙精神-英雄人物采访-成果产业转化-座谈会的具体逻辑展开系列实践活动。
一、观几代人筚路蓝缕,感七十载大漠风流
阜新市彰武县治沙学校是本次社会实践的出发点,该干部学校整合全县红色资源,充分挖掘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治沙精神,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治沙教育基地。实践团来到此校,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漫漫治沙路,辉煌治沙史,在新千里江山图前,队员们聆听着几十年来彰武县治沙的历史,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挺挺青松犹似画笔,勾勒出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通途。
第二站,辽宁固沙造林研究所展馆,馆内突出展示了治沙过程中科研工作者的历史贡献以及彰武治沙四大科学治沙的方法: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大漠风流,必须要有科学施策的保驾护航,正是几代科研人员历经七十载鞠躬尽瘁,才有了今天的塞北绿海。随后,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动植物标本展馆---章古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馆中陈列着各式各类的动物标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本县发展的核心追求之一。
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万亩松林,登上七层瞭望塔,隆隆冬日青松挺且直。随后,讲解员带领大家深入松林,为大家介绍了如何根据树干判断樟子松的年龄,了解松树习性,并学习如何甄别病树,切实体会到了护林工作的艰辛。
二、绿林英韵,治沙传奇
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座堡垒。在治沙前线,正是一座座堡垒不断地向沙魔发起冲锋,党和人民的治沙事业才得以持续推进,不断取得更大的胜利!为更好地领悟治沙精神,实践的第二天,实践团来到了董福财纪念馆,身临其境地重走老支书的路。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了解了董福财书记的治沙英雄事迹,一本本记录册,无声地阐述着董福财书记那献给大漠风流的一生。
随后大家来到了董福财书记的家中,和其家人亲切聊天,了解董福财书记的工作生活的感人细节,这位治沙英雄的形象愈发立体了起来:与沙斗到底的犟老头、宁可自己受苦也心系村民的暖支书。
(采访董福财亲家和老伴)
护林员李东魁是这道堡垒线上的又一先锋,大家了解到李东魁同志的走遍林场,无惧风雨。然身已许林,难再许家,李东魁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护林一线,甚至缺席了女儿的婚礼。
(采访护林员李东魁)
三、七十载治沙历程改天换日,新时代农畜文旅蓬勃发展
农畜业是彰武县的经济展业支柱之一,要想实现彰武乡村振兴,就必须要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管理和发展。本次行程中,阿尔乡的村党支部书记李明明带领大家进行参观。队员们先后前往了养殖小区和农产大棚。走进养殖小区,一阵阵牛哞声传来,牛鼻子中呼出的热气是最令养牛户心安的烟火气。养殖小区早已实现了生态环保设施覆盖,粪便处理循环应用,养殖小区里井然有序,走进农产大棚,扑面而来的是湿润泥土的气息,生机勃勃的深褐色羊肚菌承载着农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技术员娴熟地展示着农业黑科技的应用场景,成员们大开眼界,纷纷表示农业科技化是未来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
(参观养殖小区和农业大棚)
而最近大火的东北文旅又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因此,实践团来到了巨龙湖风景区,走入聚隆鱼莊,在如诗如画的美景和令人垂涎的美食间寻找乡村振兴新篇章的那抹亮色。实践团成员们体验各类景区项目,以第一视角向冰上乐园工作人员反馈问题与建议。同时,实践团拍摄照片、录制视频,撰写新闻稿、剪辑宣传视频、vlog等为家乡的宣传贡献力量。
(巨龙湖沙泉鱼宴)
四、草原梦,青云直上;硅砂魂,点沙成金
三天实践之后,队员们更加深入得了解了治沙精神的源泉,汲取精神力量,感悟大漠初心。现代农业与林沙文旅在这里并蒂绽放,如画美景和人文底蕴在这里交相辉映。为了更加深入地探索彰武县工业发展的引擎支撑点---硅砂。
今天,实践团再出发,前往硅砂展馆,在这片热土上找寻草原梦与硅砂魂。未参展前,大家做了一些前期调查,但随着调研的深入,队员们发现还是对彰武硅砂工业的发展了解不足。经负责人介绍,彰武硅砂深加工园区共有84家开工企业,囊括硅砂深加工、装备制造及配套和高端建材等产业类别。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同有关领导举行座谈,彰武县草原生态恢复部李全部长和文旅局王立伟局长在座谈会上分别向大家介绍了全县一盘棋的治沙思路,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彰武治沙及成果转化。同时,在座谈会上,大家将几天的实践见闻同两位领导交流,提交初步的建议。
(参观硅砂展馆)
(草原博展慧、座谈会)
结束语:
站在林海中的瞭望塔上,望着眼前的这片热土,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没有人不会热泪盈眶!这是几代治沙先辈们奋斗终生的土地,这是一片承载着黄沙的莽莽无情和无限潜力的土地,这是一片无数人民英雄为之献身的土地,这是一片人民群众不断搏沙逐梦脱贫致富的土地,这片土地当大有可为,这片土地定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