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益网

易链智控:助力跨海供应链智慧升级

益新闻 用户:张宁光 24456℃

绪论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指出:积极探索平台企业与产业园区联合运营模式,丰富技术、数据、平台、供应链等服务供给,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资源共享水平,引导各类要素加快向园区集聚。针对供应链数字化技术建设和转型的要求已经提上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日程。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下,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韩水华教授与团委副书记王坤带领的易链智控项目团队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响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针对海上供应链开发出数字化、一体化、智能化的码头调度平台,该项技术首先在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物流分公司的码头基地得到应用,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项目团队后续还将该技术进行转型改进,使其适用于更一般情况下的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并在三棵树、金龙客车等公司得到试点验证。目前,我们项目团队仍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针对海洋供应链进一步的智能优化与整合,二是加快团队技术转型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海上平台以外的物流调度行业。本报告将基于项目团队在中海油惠州基地已取得的实践成果和仍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首先研究海洋供应链的数字化模式,进而将其运用于其他的供应链产业。

一.了解中海油在码头调度数字化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及未来规划

在抵达中海油惠州码头基地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物流分公司张经理热情接待了项目团队,对团队此前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与感谢。随后,张经理在公司办公楼会议室向团队成员展示中海油在进行码头调度数字化进程前后的对比,高度肯定了惠州基地已经取得的优秀成果,并对未来的数字化发展方向做了规划。

图1:张经理(左一)与易链智控项目团队负责人朱梅真(右一)展开交流

张经理介绍的惠州基地主要物流调度模式如下:首先,中海油海上钻井或作业平台根据人员需求向基地发送物资申请,由基地向上游供应商采购物资;其次,供应商发货至惠州基地园区,等待调度命令,接到指令后在指定仓库卸货;再次,由工作人员将货物配装进集装箱,随后基地指派叉车等运输车辆将货物运送至指定码头,船舶及港后进行装卸货;最后,船舶装货完毕后离港,将物资运送至海上平台卸货。除了“物资配送”这一主要业务外,惠州基地还负责许多其他类型的调度,比如未装货的船舶在遭遇紧急情况时需承担海上救援任务等,此时需要惠州基地承担指挥调度的职责。

根据张经理的介绍,我们团队对中海油进行数字化转型前的传统作业模式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在效率、成本等方面存在的弊端,进而对其数字化方向提出设想。

1、货物承载标准化

在惠州基地中转调度的货物种类繁多、样式不一,对装载、运输等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据张经理介绍,惠州基地目前用于运载的工具种类多达上千种,其中单集装箱规格就有几百种,这使得陆上货车运输和海上船舶运输的载货配比均难以把控。且惠州基地上游有超过一百家供应公司,每家供应商一般在发货日期截止前两至三天才申请安排船期,且货物随时可能增减变动,严重影响码头现场的装配效率。

经总结,发货阶段的问题主要为:第一,货物承载标准不统一,运输规格难以确定;第二,物流各阶段信息不互通,海上平台或供应商临时更改货运订单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至码头现场,且现场调整作业难度大,因订单更改导致的船期延误往往在数小时以上。

因此,结合公司提出的建议,宜对货物运输实行“承载标准化”,及由港口统一规定货物规格。根据预定计划,未来港口运输载具的种类将由一千多种下降至一百多种,且不同种类载具对运货空间的合理配置也将由智能系统给出优化解决方案。

2、运输流程无人化

张经理强调,惠州基地在运作过程中除了效率问题外,更把“安全生产重于泰山”这一准则牢记于心。根据过往工作经验,港口运作中产生的效率低下问题甚至是生产安全事故,往往出于人工操作的疏忽。比如:供应商发货至港口的途中,司机可能谎报抵达时间,以至于船舶待货延误长达十几个小时;此外,惠州港口存放有放射性物质、易燃易爆品等危险品,园区规定严格,而货车超速、逆行,员工吸食香烟,人员擅闯禁行区域等行为均极大影响物流调度效率,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事故。

针对这一痛点,惠州基地已经开始部分采用无人驾驶车辆运送货物。在未来,基地将实现上流配送、园区调度、码头装卸货一体无人化的作业模式,基于韩水华教授主导研发的智能系统,指挥调度人员通过电子信号发送指令,由无人机器完成现场的作业流程,真正实现高效率、高安全的生产保障。

图:无人驾驶货车

3、作业链条一体化

最后,张经理针对智慧港口作业链条整体的优化整合,提出实现“作业链条一体化”的宝贵意见。这一需求主要基于两点现状:第一,中海油惠州物流分公司在依照相关规定编制报表和向上级领导做报告时,由于目前仍使用纸质文件记录数据,在整理信息时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由于凭证材料缺失无法与客户对账;第二,物流调度中货物准备、运载,船舶及港、装卸货,海上运输等环节数据各自独立,有时连领导层都无法保证知晓信息,往往需要层层沟通。

因此,项目团队开发了一套涵盖整套作业链体系的数据平台,将物资供应商、货运公司、货运车辆驾驶员、惠州基地线上及线下调度人员之间串联起来,通过数据平台共享信息、实时调度,公司管理层也可随时调取数据查看,极大方便了交流沟通和数据整理。

二.参访调度中心

在密切交流过后,张经理带领项目团队前往惠州基地物流调度中心,现场观测团队研发平台的应用效果。

图:调度中心大屏展示海洋石油码头运营系统平台

1、码头数字化系统

将船舶及港停靠、连桩输灰输浆、吊机装载卸货等作业流程数字化,并在信息平台上实时、及时、全面地展示工作数据及进度,同时利用数字建模技术将码头作业现场可视化。目前,码头作业仅需两至三名管理人员现场监督,大多数物流调度可由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系统远程指挥,大大加快了作业效率。

2、智能调度系统

收集并展示园区内仓库存储与载具停泊情况,调度人员根据相应数据向货物车辆直接下达指令,同时记录货物车辆进园、运输、卸货的轨迹。该项功能主要打通物资供应商、货运公司、货运车辆驾驶员、惠州基地线上及线下调度人员之间的沟通链条,确保信息畅通共享,切实保证运输效率。

3、系统管理

在应用系统之前,园区内违规行为往往得不到有效监管和惩治。该项功能主要收录车辆进出园区信息,实时跟踪监测行迹,结合监控测速、红外探测等技术对超速、逆行、吸烟等违规行为记录留证,并直接下达处罚通知,有效提高了园区内部的安全保障。

目前,平台通过串联供应链上下游信息渠道、搭建统一的数字化数据平台、建立有力的数字监管机制等手段,有效提升了中海油惠州基地园区物流调度的作业效率和安全保障。经验证,该平台在惠州基地的试点已取得成功。

三.参观惠州基地物流仓库

出于掌握基层一线数据的需要,项目团队随后在张经理的陪同下前往惠州基地物流仓库参观。

在现场,张经理组织工作人员向项目团队展示了多种惠州基地目前使用的载货规格,并带领团队观摩货物运输、装箱等流程,再次提出惠州基地在数字化进程中货物承载标准化的重要性。项目团队现场观摩作业流程后,拍摄照片、视频等留存,并与张经理和工作人员交流探讨,对惠州基地未来的数字化规划提出建议。

图:团队负责人参观物流中心库

四.观摩码头作业

最后,项目团队在张经理的陪同下于码头现场观摩集装箱运输、吊机装卸货、船舶及离港等作业流程,并与现场工人、工程师等深度交流,切实了解基层需求,积累宝贵数据与经验,以备后续系统的改进和维护。

图:张经理向团队负责人展示货运排班表

总结

当前“智慧港口”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和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国内各省份的港口集团纷纷开始大力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港口“智慧竞争”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以中海油惠州码头基地委托易链智控项团队负责的项目为例,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作为油气增储上产的“主力军”,供应链下游连接400多个海上作业设施平台、上游对接8000多家外部供应商,其面临的原资源投入无法适应现实要求、不同环节实现协调合作难的痛点对作业效率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在应用了项目团队研发的智能化平台后,根据客户反馈,惠州码头基地整体作业等待时长减少35%、作业线关键路径时长缩短22%、人员投入平均降低20%、机具投入平均降低了30%,人员管理成本降低8.7%、非生产环节成本降低9%。此外,2020年中海油上海分公司委托易链智控团队开发“东海海上智慧物流调配系统”。在传统模式下,船舶单航次平均靠泊平台次数都在15次以上,个别船舶的平均每航次靠泊平台次数达到24.21次,船舶靠泊与平台间穿梭航行的油耗之和远超船舶往返码头间的油耗。而应用团队开发的系统之后,港口每年减少1/4靠泊平台次数、减少2000吨以上油耗、减少1660吨碳排放。

“十四五”以来,国家重点关注数字经济发展,供应链数字化建设与转型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发展空间。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易链智控团队收集记录了智能平台在惠州基地的应用成果,与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深入交流,了解公司未来转型发展需求,并应用于后续数字化智能平台的研发改进之中,积极为国家数字经济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