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来自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E陆寻光”实践支队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开展以“问道现代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支队围绕党在“二十大报告”中所提高质量发展精神,以“产业转型”、“产业升级”、军工产业保军转民“三大方面为抓手,通过企业座谈、政府座谈、学生访谈、居民采访等方式,深入探究包头市经济逆风突破的原因。
探光伏晶硅产业转型
实践过程中,实践支队先后前往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贝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等包头市重点企业实地参观调研,详细了解了包头市产业转型布局,硅产业壮大发展前景和现代化企业生产环境等情况,并在贝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总经理谭显兰以及相关技术骨干围绕MCU封装工艺技术提升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探讨。
支队同学在通威公司参观
实地观摩后,昆都仑区委人才办邀请区发改委、工信局相关负责同志和通威公司技术骨干与实践团一行进行座谈。会上,双方从硅产业国际国内形势、现阶段行业发展态势、我区光伏晶硅半导体产业的地域优势、战略部署、未来规划、技术创新及招商引资现状、现存问题与解决办法、人才招引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地交流。
支队同学在昆都仑区政府座谈
经过多方面地深入调研,支队了解到了包头市光伏晶硅产业发展的光照多、电费低、交通便利等地域优势与重工业基础好的产业优势,在政府领导的介绍下也理解了包头市产业转型区域内成功的原因:入局早、产业链全、具有行业龙头企业。
探钢铁稀土产业升级
实践过程中,实践支队前往包钢集团、稀土博物馆、稀土高新区等地实地参观包头市钢铁产业与稀土产业的生产与研发。依托全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区——白云鄂博矿区,包头市的钢铁稀土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包钢集团曾是包头市的绝对支柱产业,如今包钢集团依旧在包头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支队前往包钢集团实地参观了如今包钢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厂区,现场观看了包钢生产铁轨的过程,深刻体会了曾经“全国为包钢,包钢为全国”的峥嵘历史;此后,支队前往稀土高新区中参观了机器人与新磁材料相关公司,理解了稀土元素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应用。
支队同学在包头稀土博物馆
支队前往了一机一中、北重三中与阿尔丁社区,就包头市产业升级问题采访了包头市当地的学生与居民。其中,包头市居民张女士表示:随着钢铁产业不断技术革新,目前包头市的空气质量已较前些年有着显著的提高,雾霾天数极大地减少,包头市居民对包头市产业升级大多持肯定与乐观态度。
支队同学在北重三中
经过企业、社区、学校的多方调研,支队同学总结出包头市产业升级的可借鉴方面:大力进行技术革新,减少人力成本,减少工业污染;利用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吸引产业链下游高新技术产业;设立高新区,实现企业区域集聚,吸引同类型产业落地。
探军工产业保军转民
包头市作为我国军工重地,在上世纪曾进行了大规模的保军转民工作,保证了军工产业的良性发展,为探究保军转民工作的必要性,支队同学在实践过程中还前往二零二厂、北重集团、一机集团等军工产业进行参观与座谈。
二〇二厂是我国核材料、核燃料元件研制和生产的重点企业,利用对放射性元素的控制、掌握能力,二〇二所参与研发靶向治疗脑癌技术,该技术可在不伤害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定向打击癌细胞,在国民健康的关键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
北重集团自成立以来,立足于火炮、榴弹炮等军品的研制与生产,在发展过程中,北重集团引入环卫车、救护车等专业民用车辆生产技术,并构建了完整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体系,使得企业的体系架构更加完整。
一机公司主要从事坦克、装甲车的组装和测试,除此之外,一机公司还利用相关技术生产负压救护车,在疫情期间大大缓解了负压救护车的供应压力,支援了疫情防控工作。
支队同学在一机集团
总结
通过走访参观与座谈交流,可以看到包头市通过招商引资、技术升级、改革营商政策等充分做到了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其在经济接近“腰斩”后的逆风突破,3年在全国经济百强城市中上升32位。
支队也从企业、政府、学生、居民等多个角度深入了解了包头市近些年的变化情况与成功原因,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一定参考。除包头市之外,整个国家也仍处于产业转型的大局面之中,作为清华电子系学生,电子产业位于产业转型的风暴正中,此次实践也让同学们进一步体会了自己所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