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益网

湖北咸丰:返乡青年小杨种烟记

益新闻 用户:张宁光 16614℃

小杨名叫杨兴明,今年32岁,家住咸丰县曲江镇杨家寨村,小杨在外地辗转打工漂了几年,除去吃喝拉撒住等费用,钱也没有挣下多少。长年在外奔波,小杨越发牵挂身在家中的父母、妻儿,“我很想回家乡,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明晃晃地摆在自己面前。”

小杨说:“小时候对种烟的记忆,只能用“累得很”来形容。那时候家乡只有烤烟种植作为经济支撑,父辈们种烟,要自己在烟地里撒种、装袋育苗,待烟苗长壮后又要人工犁地、挑水、浇水、盖膜、采烟、烘烤、理烟、卖烟;家里劳动力不够还要花钱找工人,不但自己累得半死,生产成本也提高了不少。烤烟用的是土基垒的老式烤房,烤制过程很难控制,稍不留神,烤不出好烟,一年的收入就打了水漂。

随着父母年龄越来越大,赡养老人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前年在和父母通电话时了解到,当地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烤烟产业飞速发展,集约化育苗技术,为大田移栽提供健壮烟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烟叶营养逐渐平衡;密集烤房配套技术,确保了烟叶烘烤质量;机械化作业的推广,大幅度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烤烟种植已不再是“苦差事”。于是在父母的劝说下,小杨返乡接了父母的班种起了烤烟,当起了职业烟农。

说起回乡种烟的变化,小杨滔滔不绝。“栽烤烟要慢工出细活,既要及时抢墒,植入时又要精细,才不会影响烟苗成长。”村里的人都说小杨现在已经是种烟的行家里手,他说这都要感谢烟草部门的技术指导:“种烟是个技术活。从育苗到起垄、大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再到成熟采烤、分级等,每个环节都有烟技员手把手教学与指导。烟技员总是从我们烟农的角度出发,想方设法地帮我们节约成本、减少投入。”

2023年,小杨和烟草公司签订了80亩烤烟种植收购合同,可天灾人祸是无法避免的,一场暴雨席卷了咸丰县,多地出现河水倒灌烟田的情况,小杨所在的曲江镇也不例外。小杨种植的烟田有35亩受灾,占据了他总亩数的三分之一。可他并没因为受灾而失去信心,反而积极投入到采烤中,亲力亲为,立志把损失降到最低。也不负他的期望,虽说受灾严重,可到头的收入也还可观,成本赚了回来。

近年来,在咸丰县烟草专卖局的指导下,当地成立烟农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对烟区不断加强农机补贴、统防统治、新型烤房的推广建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烟农种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烟地整地、理墒基本采用农机,机器一过,烟墒笔直,连烟塘都已经规规整整打好。不用肩挑手提,软管接上地边的灌桩,自来水就直接进了烟地;灌塘的灌塘,移栽的移栽,盖膜的盖膜;到了采烤期,在烘烤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成熟采烤,运用新型的烤房,烟叶烤得好,成本还很低;烟叶烤好后有人专门到家里指导理烟分级,按照约定好的交售时间,统一运输到烟站完成交售拿到烟款。

小杨说:“现在种烟政策这么好,采用新技术,运用新农机,成本越来越低,收益越来越高。在家种烟,既能挣钱致富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这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吴亭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