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对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是我们开展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要遵循。
一、动念,不谋而合
各相关部门迅速贯彻落实,靖江市生祠镇关工委也积极行动,主动认领江苏省靖江市关工委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劳动教育活动,联合属地的刘国钧中学、生祠镇初级中学、生祠中心小学有序推进劳动教育。
为了更好的建设劳动实践基地,生祠镇关工委邀请三所学校的领导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商讨,并带领大家一起走访了生祠镇七里村、利珠村、金星村、东进村、生祠村等,共商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在七里村,村关工委主任龚建军对学校创建劳动实践基地十分赞许。他说:很多学生虽说生长在农村,但是由于很多家长只注重子女的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注重劳动技能的训练,造成了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建设好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学校创建劳动实践基地中,七里村一定会提供技术支持。
在农业示范村利珠村,村关工委主任冷红明介绍了利珠村特色农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当场表示,村里将全力支持学校的劳动特色实践基地建设,帮助学校建好所需的种植大棚,随时提供学校所需的苗木、蔬菜菜秧,并提供技术人员到学校帮助指导。
在金星村,村关工委主任朱亚俊说:在乡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中,我们全力以赴的支持,你们需要建什么样的劳动基地,我们就支持你们建什么样的劳动基地。
二、启动,一拍即合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劳动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021年,刘国钧中学携手生祠中心小学,生祠初级中学成功申报江苏省省级主题与融通:乡村劳动教育课程基地。课程基地面向小、初、高三个学段,实现学段融通,全程育人;五育融通,全面育人,打破学科界限,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各学科,实现学科融通,全科育人;协同家庭和社会,引导学生参加劳动,体验创造,实现家校社融通,全员育人。
三所学校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别制订了劳动实践方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劳动教育不仅包括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技能、劳动思维等方面,还要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能力。同时,劳动本身就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是非常重要的日常实践。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也是创造美好生活、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所学校都明确提出,学生回家一定要参加家务劳动,有时间多做,没时间少做,但不能不做,哪怕每天你只做几分钟。在学校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高中学生要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参加公益活动。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也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三、实施,志同道合
三所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和劳动技能时,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差异化设计教学内容。小学阶段,主要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培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让学生感知劳动乐趣,进而培养良好的劳动和卫生习惯,鼓励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初中阶段,聚焦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鼓励学生适当参加生产劳动;高中阶段,围绕丰富职业体验,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同时,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劳动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只有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才能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性,播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劳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在家庭,能充分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洗衣、钉纽扣、扫地、做饭、整理房间。
在学校,注重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积极参加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的活动,体验劳动的艰辛。种麦时,老师带领学生们来到劳动实践基地:翻耕、播种、施肥、除草、治虫,写观察日记。植树时,同学们挖坑、填土、浇水、管理。种稻时,师生们一起插秧、拔草、治虫。种菜时,学生全面参与,了解农作物及蔬菜的管理和生长过程。写好农作物生长日记。
在社会,各村社区充分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东进村长期为农博管提供所需的各种农产品,特别是三所学校所在地的生祠村,更是全力支持,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包括完善设施、搭建平台、提供技术指导等。水果、蔬菜成熟的季节,村社区主动联系学校,组织学生去他们的果园、蔬菜大棚参加采摘活动。
四、成果,镜圆璧合
在生祠镇关工委的协调支持下,在村社区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三所学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生祠镇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非常顺利,目前,果木树已经开花挂果;各种蔬菜长势旺盛,收获颇丰;种植的麦子、水稻喜获丰收;红领巾成长林树木茂盛,长势喜人。2023年10月,在骥成农场举行了隆重的开镰仪式,师生们分组来到稻田割下几镰稻子,体验收获的快乐。稻花香里喜丰收的场景形成了一幅勤劳优美的画卷,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农业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现代农业的魅力、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不易。开镰仪式,融合农耕文化传播、农业知识讲座、传统稻谷收割等多种元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弘扬了传统农耕文化,也让青少年学生在秋收体验中感受到粒粒皆辛苦。
课程基地立项以来,经过多方努力,主题与融通:乡村劳动教育课程基地建设项目,靖江市乡村劳动教育文博馆青少年劳动科创中心骥成农场劳动实践基地如期竣工。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出一条农村学生实践创新的路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健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校办学品质提升,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生们通过劳动实践、体验、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激发了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浓郁兴趣和感情,为他们将来服务家乡、建设家乡、振兴乡村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
靖江市刘国钧中学获评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江苏省靖江市关工委张勉、宋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