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祖国山河那么壮丽,太好看了!今年春季开学,大冶十中七年级学生听了陶容老师的美术课《江山如此多娇》名画赏析,如痴如醉。
这种妙趣无穷的课堂,只是湖北省大冶市滨湖学校教育集团教联体(以下简称滨湖教联体)办学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日,走进大冶市中小学校园,试图探索并破解该市打造名校孵化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背后的奥秘。
嬗变:从农村弱校到名校
冬有热水,夏有空调,还是名校滨湖教联体校区,在这里学习跟城里一样!今年春季开学,在大冶城区某知名中学就读的小龙(化名),最终还是选择了家门口的大冶十中。
大冶十中前身是陈贵镇东方红中学,后并入矿山高中,1995年更名为大冶十中,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多年前,由于校园环境破旧,师资匮乏,生源流失严重。而位于大冶城区的滨湖学校教育集团,旗下的尹家湖中学每年入学时生源爆满,一位难求。
如何系统性重塑区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早已成为大冶全市上下思考的课题。
2022年7月,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教联体的战略部署,大冶市委、市政府迅速回应:由滨湖学校教育集团龙头校尹家湖中学和滨湖学校(小学)牵头,携手大冶十中、陈贵镇小学和大冶第五实验学校组成滨湖教联体,以推动该市薄弱学校的华丽蝶变。
▲市委书记调研教联体
2023年暑假,在全省教联体建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陈贵镇党委政府、大冶市教育局分别出资1000万元和450万元,改造大冶十中和陈贵镇小学的男生公寓、教学楼、运动场等设施,并依托境内小雷山、天台山,在陈贵镇小学打造山文化,与滨湖学校的水文化遥相呼应,山水相连。
如今,面貌焕然一新的大冶十中和陈贵镇小学,分别成为了滨湖教联体大冶十中校区和陈贵镇小学校区。
大冶十中校区的‘脱胎换骨’,陈贵镇小学校区的‘华丽蝶变’,这两所校区已从‘农村弱校’嬗变为‘名校’。大冶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岭琳说。如今这两所校区,有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感:崭新的教学楼、运动场、学生公寓……
从乡村弱校到名校,见证了作为传统教育强市的大冶,在完善教育布局上的投入,快速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蝶变:从普通教师到名师
老师从新的角度来教学,就会引发学生新的思考……去年12月14日,在大冶十中校区报告厅内,湖北省特级教师徐拥军为该校区语文教师作专题讲座,老师们认真聆听,仔细记录。
这个镜头,只是大冶滨湖教联体内名师送教的一个缩影。
▲教联体学子授课场景
开展教师常态化交流轮岗、师徒结对、校际教研,从而实现教师抱团成长,是滨湖教联体的最大特色。
去年春季,尹家湖中学派出中层干部潘化、教师陶容、袁云雅到大冶十中分别担任执行校长,美术、舞蹈社团老师;滨湖学校派出中层干部陈翠芬、刘招武到陈贵镇小学分别担任执行校长、副校长;大冶十中派出校长杨道华到尹家湖中学任中层干部,陈贵镇小学派出校长纪学文到尹家湖中学任中层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教联体内干部教师交流、轮岗人数达45人。
潘化校长和陶容、袁云雅老师的交流,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教学理念,让我们中层干部和一线教师受益匪浅。大冶十中校区副校长阮华清说。对此,陈贵镇小学校区执行校长陈翠芬也深有感触:双向交流机制,促进了该校教师的快速成长。
如今,在语文、数学、思品等学科上,五校区师资同盘、教研同步、平等互助的教学模式,已呈常态化。得益于一年多来80余场的研讨、磨课活动,滨湖教联体涌现出省级教学能手14名,黄石、大冶两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 64名。
之前,城乡学校各自为政,极少交流。教联体试点之后,通过师资共享,很多乡村‘普通教师’蝶变成了‘名师’。大冶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岭琳介绍,作为龙头校的尹家湖中学和滨湖学校,充分发挥了优质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了两所乡村薄弱学校师资力量的大幅提升。
从普通教师到名师,见证了教联体这位舵手,通过共建共享的探索模式,找到了撬动各校区师资互补、共同发展的发力点,改变了大冶市教育发展的格局。
蜕变:从问题学生到名生
据了解,陈贵镇素有舞龙舞狮之乡的美誉。去年,大冶十中校区巧借地域特色,积极组建校园舞龙舞狮队,探索‘新课标’下的育人新模式。滨湖教联体党总支书记冯少申介绍。
成为滨湖教联体校区后,美术及舞龙舞狮社团活动,让我们学习生活很快乐。大冶十中校区701班学生陈耀昕说,社团还走上了2024年中国舞龙舞狮公开赛黄石决赛舞台。
▲舞龙舞狮赛决赛现场
城里老师的到来,不仅在艺术教育上加强,给孩子们心理上带来的变化更是明显。大冶十中校区校长潘化介绍,该校学生小林(化名),由于家庭原因,性格非常内向,不愿意与同学们交流。
基于小林的情况,作为名师、名校长的潘化,不断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鼓励他参加社团活动。慢慢地,这个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成绩突飞猛进,去年考取了大冶一中。
据了解,大冶十中和陈贵镇小学租赁20亩土地,供教联体学子进行劳动实践。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价值和魅力,这将成为学生终身的成长财富。劳动实践基地负责人杨道华介绍。
很显然,教联体建设为大冶十中和陈贵镇小学两校区的发展注入了动力。陈贵镇教育督导员、中心学校校长郑小平十分肯定地说。数据显示,2023年,陈贵镇中考综合成绩四率一平全市学校排名上升8个名次,由大冶市乡镇倒数第2名跃升至第5名,从而吸引了近百名学生回流。
对此,去年8月,陈贵镇雷山英才教育基金会首次为该镇345名优秀学生、困难学生发放奖学助学资金达百余万元。
滨湖教联体校本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时代育人模式,使农村‘问题学生’蜕变成‘名生’,擦亮了大冶市的特色教育品牌!大冶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岭琳认为。
从问题学生到名生,这足以看出教联体对教育的重视和美好的愿景,把校园变乐园,让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在拔节中成长。
去年9月,黄石市委常委、大冶市委书记郝胜勇调研滨湖教联体时强调,要深化集团式教学改革,采取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等模式,加快推进义务教育教联体工作,帮助薄弱学校迅速提升办学质量。
无疑,市委书记郝胜勇的讲话,进一步为该市教联体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湖北大冶市教育局 郑优玲 刘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