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益网

江西德安: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厚植秀美乡村底色

益新闻 用户:宁古薄 29059℃

乡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与根基。近年来德安县林泉乡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依托辖区千年古银杏、林泉知青队、秀美山水等特色资源禀赋,以文为底,塑形与铸魂并重,走出了一条“文化赋能、绿色发展、产业引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塑品牌展形象,深挖文化资源,画好“传承”卷。林泉乡着眼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发挥党建引领示范效应,围绕“党建红、生态美、产业旺、农民富”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塑造特色品牌,彰显林泉品牌效应,为乡村振兴赋能铸魂。保护性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以赣北工农游击队、岷山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为主线,整合辖区红色革命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引领作用。传承式弘扬知青文化资源,以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文化为契机,结合孙家骅、卢兵等25名知识青年在林泉乡林泉村生产生活、学习的九年知青岁月的历史素材,围绕“弘扬知青文化、传承奋斗精神”为主题深入开发林泉知青文化,高标准打造林泉知青队陈列馆、知青广场、知青井等知青教育基地,赓续知青精神,传承奋斗基因。互动式发掘农耕文化资源,依托辖区特色菌菇、红薯、特色稻田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优势。按照“一产精、二产优、三产强”的思路推动产业发展思路、壮大村集体经济,整合优势资源、争取项目资金先后建成林泉菌菇产业园、林泉乡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打造林泉香菇、清塘缘等特色农产品文化品牌。

惠民生育新风,创新阵地建设,答好“民生”卷。坚持民生导向,围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生态宜居农村美,大力推进全乡68个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常态化推动村组人居环境整治,让绿色生态宜居成为美丽乡村靓丽底色。文化供给润民生,完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文化供给,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组织各级志愿服务队以“阵地+流动”工作模式开展戏曲惠民、林泉知青队建队50周年专场音乐会、“百姓大舞台”等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乡风文明农民乐,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总要求,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目标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乡风文明向好向上。充分发挥乡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大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移风易俗,大力发掘身边好人好事,以优秀典型引领文明新风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谋发展兴业态,巧用文旅融合,绘好“致富”卷。依托千年古银杏树,打造“三生有杏”传统优秀村落旅游示范点,将乡村的美丽风景转变为“美丽经济”。内引外联聚合力,利用好“千年古银杏”资源,采取“乡村两级+企业”联建方式全力打造“千年古银杏风景村”项目,形成“山深有杏”文旅品牌。匠心独运铸精品,聚力打造集功能性景观、服务型景观、标志性景观的三类主题为一体,塑造创新农事体验模式、休闲度假体验模式。建成集古银杏观赏、古韵乡村民宿、户外娱乐、农耕体验、旅游节庆等功能于一体的新田园综合体,实现了旅游符号与基础设施的完美融合。宣传引流亮品牌。围绕“千年古杏”,借助新闻报道、短视频等新媒体力量推介乡村旅游,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提升了乡村旅游的人气,也打响了“山深有杏”文旅品牌知名度,带动了村民收入。以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为契机,弘扬传统村落背后的优秀家风文化,进一步唱响新时代文明实践好声音。

乐哉林泉人,自得林泉趣。下一步山水林泉持续以文促农,以文彰旅,用文化赋能引领乡村振兴阔步向前,厚植乡村振兴靓丽底色。林泉乡将持续发掘辖区红色文化、矿业资源文化、农耕文化、知青文化内涵,发挥文化软实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全力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山水林泉”秀美画卷,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蒲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