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益网

科幻作家黎珮琳:科幻文学是探索现实与虚构、科技与人类经验关系的文学类型

益新闻 用户:宁古薄 20592℃

4月27日下午14:00,由苏州慢书房主办的科幻作家黎珮琳:一场科幻文学的对话 谈现实与虚拟的界限科幻文学沙龙在慢书房举行,本场是黎珮琳全国巡回文学沙龙第二站。此次活动也邀请了西交利物浦大学读者协会负责人、荒启科幻(该组织在4月发起了开环者微小说人机对抗赛)作者CUNZAI与二十余名书友参与,一同畅想科幻文学的创作魅力。 在本次活动中,黎珮琳提到,科幻文学是探索现实与虚构、科技与人类经验之间关系的文学类型,它常常模糊现实与虚构的界限,通过设想未来或替代世界,让读者思考现实的可能性和限制。科幻文学也可以作为思想实验的平台,让作者和读者探索道德、哲学和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在现实世界中可能尚未出现或难以解决。同时,科幻文学经常使用虚拟世界或未来社会作为镜子,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也深入探讨了人类心理和意识,特别是在虚拟环境中,个体的身份、记忆和感知如何受到影响。

CUNZAI在活动中说到,思想实验缸中之脑由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提出,探讨了一个人脑被放置在营养液中,通过计算机传递信号以维持其对现实世界的感知的可能性。科幻文学通过缸中之脑的概念质疑我们如何能够确认自己所感知的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某种高级模拟或幻觉。如果机械大脑或数字脑能够复制人脑的功能,包括意识,这将对我们对生命和意识的理解带来新的挑战。一些科幻故事提出,如果技术足够发达,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由高等文明模拟的宇宙中,这引发了关于世界真实性的深刻思考。

在黎珮琳《城市漂流》故事集中的《异常》,就以这样的设想构建出了个末日生存的虚构场景,探讨了人性、信任、牺牲和现实与虚构的界限等深刻的主题。故事中的人物在末日绝境中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主角对朋友的忠诚、蔡平父亲的自我保护、韩哲的无私,以及刘晓穗的救赎,都体现了人在极端环境下可能做出的不同选择。故事的结尾揭示了整个末日场景可能只是一场戏剧或电影的拍摄,这不仅给人以深刻的心理冲击,也让人反思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以及我们如何认知和接受两者。这个故事以末日为背景,实则深入探讨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哲学思考,给予读者深刻的启示和反思。

在活动现场,参与嘉宾们都认真倾听着科幻文学背后的创作故事,甚至有的作者在活动结束后也追问,如何才能创作出引人入胜的科幻作品?黎珮琳对此答道,一个独特和新颖的科幻概念是吸引读者的第一步。这可能是一个关于时间旅行的故事、一个探索外星生命的故事,或者是一个关于未来社会和科技影响的探讨。在创作的时候,需要构建一个详尽且一致的科幻世界,它应该有自己的规则、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这个世界需要对读者来说是可信的,并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创造人物时,需要的是复杂且深刻的角色,他们有自己的动机、恐惧和欲望。同时,小说要利用各种叙事技巧来推动故事发展,包括悬念、冲突、转折和高潮。确保故事节奏适中,既不拖沓也不仓促。最好也要探讨一些深刻的主题,如人性、道德、社会正义、科技伦理等。确保故事有明确的主题和寓意。

本次文学沙龙还发扬了一种学习文化,在创作中需要持续学习的能力,对科幻创作感兴趣的作者,不仅要阅读其他优秀科幻作家的作品,学习他们的技巧和方法。也要经常参加写作研讨会和科幻文学活动,与其他作者们交流。

此外,黎珮琳2024年即将推出新书《拇指人》,在活动现场,她佩戴了新书联名款首饰品牌DUFFY&KOALA黛袋,并讲解了饰品材料由稀有的矿石设计而成,这副耳坠正面象征着浩瀚的星云,它的背面则是由真实的电影胶片组合而成。这个饰品正是为《拇指人》一书中的《星球与文明》而联名推出的,在多元化的时尚引进中,我们从中看到了科幻界的创新,破圈的科幻跨界合作。

同时,以该书故事为主线的高品质原声带大碟专辑,也将带来科幻小说跨界创新性地沉浸式阅读体验,这也是国内科幻音乐首次联动新尝试。该新书推出,由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得者郑军、中国科幻银河奖获得者阿缺、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得者分形橙子、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顾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