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园图书馆于5月23日傍晚举行了第八期《华师乐集》。由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文化推广部与音乐学院学术交流部共同策划的音乐沙龙自2022年秋季启动以来,每月或每两个月举办一次,致力于将学术与音乐的交流融合,呈现出一场充满生命力和启发的学术讲座和高水平音乐演出。此次活动共吸引了约250多位来自校内外各个单位的领导、专家以及师生校友的参与。
华南师范大学《华师乐集》活动现场(易昕摄)
华师乐集一直致力于跨学科的美育探索。此前,该活动已与华南师范大学的多个学院合作,包括心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文学院、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推出了多个主题多样且引人入胜的跨学科美育对话。
华南师范大学《华师乐集》文创產品(刘晓晴摄)
本期《华师乐集》以信与传为主题,由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音乐学院联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策划举办。特别邀请了来自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詹泽慧、焦建利、郭燕平、徐志武、彭柳、夏宝君六位学者,以及音乐学院的葉思思、郭玉、蔡宇三位演奏家,还有备受国际关注的香港弦乐四重奏组合CONG四重奏(戚耀庭、周业玮、黄立恒、郑恩浩)的参与。此外,美术学院的數字媒體系师生也通过人工智能生成(AICG)系统制作了与音乐和演讲主题相关的影像,为活动增添了视觉艺术的层次。
《华师乐集》「信与传」人工智能生成影像展示(易昕摄)
六位学者带来了关于教育技术和新闻传播领域的三组学术分享,演奏的音乐首首呼应。史蒂芬•寇茨改编的澳大利亚民谣《丛林流浪》和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10弦乐四重奏竖琴》等曲目探讨了人工智能及教育的未来,而CONG四重奏演奏的《苗岭的早晨》和《明天,你好》,则表达了对当下社会和青年群体的关切。莫里斯•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则呈现了新旧融合之美,与社会变迁相呼应。
华南师范大学《华师乐集》中的学者分享(黄浩然摄)
华师乐集通过学者和音乐家的引领,回顾历史、洞察现实、审思未来,为参与者带来了知识与艺术的双重享受。作为一项跨学科及创新美育教育的典范,该活动也展现了华南师范大学对于学术交流与美育融合的重视和远见。
华南师范大学《华师乐集》活动现场(杜昭盈摄)
活动的发起人兼艺术策划总监,来自香港的作曲家陈仰平博士表示:‘华师乐集’不仅是一项拥有创造性的美育及学术策划活动,而且在高校教育资源丰富的粤港澳大湾区也是独特的存在。他认为,该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广州开放包容的环境,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的多元学术氛围。
华南师范大学《华师乐集》活动现场(杜昭盈摄)
华师乐集将继续秉持知识感动生命的宗旨,继续探索美育与学术的交汇之路,在社会变革中持续发挥着引领和推动的作用。(王军 徐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