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益网

“调”出民心民意,“研”出民情民策

益新闻 用户:梁真 20714℃

调查研究的对象是民心民意和民情民策。然而有的调研成了“观赏会”、汇报会,本是务实的工作到头成了“务虚”,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党员干部要避免简单“听汇报”、作秀“走过场”、调研“讲排面”等虚功情况,坚决做到看实情、练实招、出实效,真正“调”出民心民意,“研”出民情民策,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造福一方百姓。

不要讲排面,细心摸底数。在调研工作过程中,有一些领导干部摆出高高在上的“钦差”老爷姿态,“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还有一些干部把调研当作出镜、露脸的机会,在每个地方总是不忘摆拍留下痕迹,把基层干部群众当作陪衬道具,不仅调研沦为形式主义,也给基层干部群众增添新得负担。对此,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要不预设模式、不事先招呼、不搞花架子,始终放低身段,虚心求教,专心认真,切莫就近不就远、就熟不就生,喜闻书面汇报,只看指定“盆景”;要认真询问、详细记录人民的“原声”,及时发现群众不满意之所在,精确调整措施方法,把调研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好做细,才能真正摸清底数、掌握真实情况。

不要假把式,细心找症结。有的下基层调研,没有真正沉到底,仅仅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如此“蜻蜓点水式”调研,不仅不能够切实解决难题、抓牢工作重点,更不能做到“对症下药”“量体裁衣”。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调研才能捞到多少“干货”。因此,党员干部要善于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抽丝剥茧、追根究底,学会从细处入手,揭示表象之下的真相,从体系结构、逻辑层次和客观规律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和精确判断,通过筛选和过滤,摒弃虚假信息,提取精华,杜绝空洞无物和缺乏实质的调研,集中精力抓住核心、把握重点,注重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全面化、多角度地了解实际情况、揭示问题成因、找准症结所在。

不要走过场,细心提对策。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探究问题的最优解,继而得到调研结果,并转变为化解疑难杂症的良策。因此,调查研究不能落入“虎头蛇尾”的俗套陷阱,只调研却不落实,要梳理内部的“盘根错节”,坚持在蹲点深耕、扎根向下、真抓实干中取得非凡成果,通过依托调研而来的详实数据、问题清单和关键要点,不断解锁攻坚克难的“金钥匙”、不断总结干事创业的“好经验”。同时,要加强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对问题解决的情况多来几次“回头看”、多杀几个“回马枪”,做到调研出的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真正达到“调研深入一次、水平提高一档、问题解决一批、实惠惠及一方”的良好效果。(江西省贵溪市金屯镇人民政府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