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渴望运用自身所学,研发助残科技产品,为残疾人朋友创造更便捷、更幸福的生活。” 陈向东由衷地说。
54岁的陈向东是华科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麻醉复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拥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多重身份,还是中国唯一一位世界麻醉联盟WFSA疼痛委员会委员。
陈向东开创性地提出科技与医疗助残的理念,并着手组建医疗助残团队,积极开展多项助残活动,致力于开发多项助残科技。他研发的麻醉手术过程中意识、记忆和疼痛等方面的监测设备,为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与看病就医方面提供了有力帮助,宛如温暖的阳光,为他们送去关爱与希望。
留学深造受触动,
助残决心自此生
1999年9月和2002年11月,作为临床医生的陈向东,先后两次分别前往日本札幌医科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深造,主攻麻醉与神经学科。在留学期间,他注意到电梯里都设有盲文,按钮也设置在较低的位置,公共场所的卫生间普遍配备了自动感应的无障碍设施。
当看到那些外骨骼机器人产品能够助力残疾人更便利地生活和工作时,陈向东的内心深受触动。“我的专业是麻醉科,工作中会接触大量残疾病人,深知他们生活的艰难。”
从那时起,他便格外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努力学习并掌握了大量基础知识和药品技术,为日后的助残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身助残科技发明,
虽艰辛却乐在其中
回国后,陈向东在繁忙工作之余,主动组织医院的助残团队。这个团队由多个学科的医疗人士和科研人员共同构成。
“助残科技的发明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支撑,更离不开临床实践。因此,我们的团队分为两支,一支专注于科研,钻研专业知识技术;另一支侧重于临床实操,研究助残科技的实际应用。这是一个多学科联动的助残团队,大家齐心协力开展助残科研。”陈向东说。
陈向东团队还创立了由全国100多位专家参加的围术期医学研究院,各专业医学专家加大残疾人领域医学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医疗助残团队在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管理、术后焦虑抑郁情绪调控、术后重症康复等方面付出诸多心血,成果颇丰。
陈向东感慨,这些年投身助残事业,每当看到残疾人朋友因助残科技而生活得更便利,自己也是感动不已。
创新发展医疗助残,
仁心妙手传递温暖
陈向东的助残团队通过视频远程会议、下乡义诊等途径,助力众多残疾人实现更高效便捷就医。来自云南临沧的患者罗娜袜,自出生起便患有脊柱重度先天畸形,属于重度残疾。陈向东的助残团队为解决她的问题,术前多次利用视频远程会诊,细致商讨麻醉手术方案和镇痛方案,术后治疗效果显著。“我认为,无论采用何种就诊方式,只要能更有效地帮助更多残疾人朋友,让他们感受到科技的温暖,就是有意义的。”
医疗助残团队还定期开展助残义诊活动,向残疾人朋友普及和推广助残科技。在今年第 34 次全国助残日义诊活动中,众多残疾人朋友来到现场体验仿生手、智能电动假肢机器人、骨传导助听器等助残科技设备。陈向东说:“协和医院康复科、疼痛科、眼科、重症、精神科等科室的医生一同参与,现场残疾人朋友脸上洋溢的喜悦神情,令人难以忘怀,也进一步坚定了大家科技助残的决心。”
陈向东介绍,今后助残团队的研究方向将以临床实施和推广普及为主,希望通过开展各类助残义诊活动,全面推广助残科技。“我期望自己能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将更多关爱残疾人朋友的爱心人士凝聚在一起,研发更多创新的助残科技产品,为残疾人朋友提供更多帮助。”